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:衡东:退耕还林还湿释放生态红利

2020/10/27 20:13:22  来源:都市报道  浏览量:2.0万

作者:周娜  冯鑫  谢荣华  衡东台廖仲国   摄像记者:   特约记者:


【导语】

近年来,衡东大规模推进退耕还林还湿,在湿地生态净化、建设模式上不断创新,让曾经的荒野滩涂出现水清鱼丰的景象。近日,衡东县新塘镇大培村170多亩生态渔场,就迎来了丰收季。

【正文】

眼前这片渔场是湘江一级支流洣水与二级支流幸福河的交汇处。村里合作社在种植睡莲的170多亩水域养起了草鱼、鲤鱼、鲫鱼等淡水鱼类。目前,渔场前期投放的鱼苗到了成熟期,由于是生态放养,亩产预计在300公斤左右。

【同期】胡雪华  衡东县新塘镇大培村13组村民  

   生态鱼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,每市斤12元,供不应求。

【同期】吴凤章  衡东县祥健种养专业合作社   

  早几年村里水质不太好,搞水产养殖挺担心的,这几年生态变好了,搞水产收益蛮不错的。

【正文】

过去,由于生活污水、农业用水的直接排入,幸福河水质遭到严重破坏。在衡东县新塘镇,从幸福河流出来的水污浊发黄,可中途转了一道弯后,汇入洣水时却变得十分清澈。这一道弯的效果,是湘江流域退耕还林还湿试点项目带来的。2017年,衡东县在幸福河畔建设824.6亩的湿地公园,将幸福河沿河耕地集中流转后改造为湿地、林地,种植了大量的睡莲、茭白、湘莲等10多种湿地植物,这些植物相当于天然“除污剂”,能够吸收、降解、转化水中的多种污染物,实现全程无动力自流和生态净化,年处理污水达2000余万吨,有效改善了当地水质。

【同期】陈燕青  衡东洣水国家湿地公园新塘保护管理站站长 

(水质)净化主要是分三个部位,第一个部位在上游,我们靠以前灌溉的水渠、水闸提升改造把这个水位提高,灌溉我们的湿地,种植一些植物来吸附降解(污染物),流入到下游的一公里左右,分为二级和三级,二级是种植的荷花和睡莲,到第三级以后就是鸢尾草,一些水植物来吸附,再流入洣水,流入湘江,水质就达到了Ⅲ类以上。

【正文】

据监测,自实施退耕还林还湿项目以来,大培项目区的水质从Ⅴ类或类V类全部降为Ⅲ类水质,部分达到II类水质。

 

衡阳市广播电视台“看衡阳”新媒体矩阵
  • 相关推荐